就业信息
2016-02-29 12:51
2月24日,2016首届“世界温商”对话会,暨世界温商百名风云人物颁奖典礼在温举行,海内外上百位温商济济一堂,共话温商的转型升级。
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温州,是有名的侨乡,更是素有“小香港”之称。温州拥有69万海外侨胞,浙江省内3个华侨中,便有一人属“温”;在改革开放初期,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,在改革开放初期,以独特的“温州模式”享誉全国乃至全世界。
然而,近日出炉的《2015温州国际化发展报告》却显示,与同为沿海开放城市的另外13个城市相比,温州落后于南通、大连、烟台等城市。
有如此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,为何温州的国际化发展却显得有些“不尽如人意”?面对的差距,温州又该如何破题?
温州的国际化水平“掉队”了吗?
在这份由温州市委政研室委托温州国际化发展研究中心所作的《2015温州国际化发展报告》课题报告里显示,从全国范围来比较,与同为沿海开放城市的另外13个城市相比,温州目前位次较为靠后,明显落后于上海等国际化大城市。
而省内来说,温州国际化指数(横向)是3.09排在第三位,而杭州、宁波分别以8.35和7.12列前二名。总体看来,温州处于全省二档的前列,与杭州、宁波相差比较大,而与同为第二档次的绍兴(1.9)、金华(1.83)、嘉兴(1.82)等相差不大。
温州市委政研室相关官员表示,这个排名符合现在温州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。“一个城市的国际化水平与他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是协同的。经济发展水平不会过高于或者过低于这个城市的国际化水平。”
从最新数据也能明显看出,温州各项指标与宁波、杭州的差距不小。比如,在经济规模与经济结构中,2015年,温州市的 GDP 总量 4619.84亿元,与宁波的 8011.49亿元差距很大,不及杭州10053.58亿元的一半;温州的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94.78亿美元,仅为宁波1004.66亿美元的 1/5 和杭州 593.39亿美元的 1/3……
侨乡温州走向国际化的最大“短板”在哪里?
温州国际化位列沿海开放城市最后梯队,让很多人大跌眼镜。温州有全国最好的港口之一——温州港,并有着丰富的民间外贸资源,是全国知名的侨乡,更是全省华侨人数最多的城市。有这么好的先天条件,温州市的国际化水平为何显得有些“不尽如人意”呢?
对此,《2015温州国际化发展报告》报告撰写者51吃瓜 张一力教授认为,这与温州的“软”、“硬”两个条件有关。
“所谓的‘硬’条件,指的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。“温州没有自贸区、保税区等平台,影响着招商引资的实现,这就是‘硬’条件的缺失。”张教授说。
在他看来,制约温州国际化发展的最大因素,却在于“软”环境的不佳——温州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多,缺乏专业技术人才。虽然近年有所下降,但仍有30%左右,对外贸易活跃,但却缺乏自主创新能力,缺少创新型、技术行人才,而这将导致产业升级的困难,最终导致温州的国际化困境。
同样的观点,在温州市委政研室相关处室负责人方面也得到了印证:“温州人才有两难——引进难,留住难,缺乏相关人才和应有的基础条件,是温州国际化进程缓慢的重要原因。”
有一组数据更能说明温州在创新、技术等人才方面的情况。
2015年浙江省专利授权数据统计显示,温州只有1191件,仅约为宁波3649件的三分之一,杭州5850件的五分之一,差距不小。 直接从事对外贸易的商人们,更能感受到温州在技术人才上紧缺所带来的苦恼。
“我们没有走自己的技术团队,只能靠接单做生意。”25岁的温州人张亮亮两年前大学毕业,接手父母的鞋厂,初出茅庐的他却觉得处处不适应。“我是学计算机出身,熟悉的都是电子商务,而我家的鞋厂还是靠原有的外贸公司接单,明显落后于市场需求。”
此外,在外语沟通、文化融入、审美观念方面的差距,使得不少类似温州企业在转型上遇到了巨大的挑战。 有挑战便有机遇,尽管如今温州面临着国际化之路的重重难关,但是同时温州在人员国际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,这其中最大的突破点,就在于凭借世界温州人网络,这其中更包含了69万外国温商和数以百计的国内外温州商会。
“世界温州人网络,指的不仅仅是温商,更是包括了每一个祖籍温州的个体。”张教授说。在他看来,温州有着其独特之处——温州的市场化充分,很多时候更应该依靠民间的力量。
早在2009年,温州商人戴任胜凭借自身人脉,得到了丹麦亨利克亲王的认同。经亨利克亲王授权,戴任胜在中国注册了法国卡伊酒庄,将丹麦王室红酒引进了中国。像这样的例子,并非个案。
除了投资方面的资源外,世界温州人网络对于人才引进也有极大的帮助。早在2010年,温州光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就签约了五位留美人才。这五位尖端人才为何愿意回温发展,有个重要因素——他们都是公司董事长王达武通过世界各地的温州人网络,多番寻找才找到的。
“这些人才我都是通过海外的温商朋友认识的,吸引他们除了薪资待遇,还有诚意和情义。”而在这位总经理的办公室里,记者也看到了不少温商合影。
“世界温州人网络,不仅仅指的是招商引资,也是温州人间的信息流通。”张教授说,“以个人网络带动政府网络,这便是有‘温州特色’的国际化之路。”
相关链接://szcb.zjol.com.cn/news/282775.html
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:0577-86598000
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:0577-86598000
Copyright © 51吃瓜|51吃瓜本月热门排行 All Rights Reserved. 浙ICP备07006821号-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